




皇家四合院
提及安缦,脑海里第一掠过的印象可能是巴厘岛,可能是锡兰,可能是喜马拉雅。这些得到众多Aman Junkies尊崇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宁静避世。安缦(Aman)的梵文意为“安宁”,二十多年来所构建的这些奢华之所基本上都按着这么一个调子,在世间风景绝美之地,展现其天人合一的文化审美。不过,眼前的这座安缦,显然有着一种“另类”的风范。这里,我们所关注的可能有别于自然散发出来的美;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自然与人文碰撞之后的文化内涵与优雅气质。 我们这一代人关于京城的印记,除了长城故宫天安门,还有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四合院。从某一个角度看,四合院不过是中国传统中一种朴实无华建筑结构罢了,但是在京城却保留着最浓重的一笔,赋予了其间许多的文化与哲学的内涵。学生时代夜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开篇中所描述的那些精致的文字,至今依然印象深刻。从大门到影壁,前院到后院,垂华门到抄子游廊,无不体现者传统中国人对于建筑审美的意趣。京派文化向来有着一种长期以文明自居所修炼出来的“从容”,城中的这些四合院成为了一个载体,可以是柴米油盐的平民着,也可以精致典雅的华贵着。更难得的,是一众的文人雅士也趋之若鹜。显然,颐和安缦更多代表着后两者。与四合院的关联,必须加一个前缀:皇家。 在安缦的大家庭里,颐和应该算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另类。本身定位City Resort在安缦而言是首创之举,有别于大多数的安缦隐身在山水之间,反而靠在了城市的边缘。而京城的安缦因为颐和园的皇室背景,本身就添了许多神秘而“入世”的感觉。相比较更为人所熟悉的东南亚的一些分店,主打自然和谐的“出世”理念,在这里并不是唯一的卖点。从自然景观延伸到历史、建筑,乃至于京城天子脚下的皇家气度,更多展现的是中华传统里自成一派、“天人合一”的另一种呈现。City Resort在选址上既兼顾了城市的便利,同时避开了闹市的喧哗。颐和园东门外的百年老宅,在改建的时候保留外观上的古朴,在房间的内部增加了一些现代和舒适。正好对上了现代人如今的一种综合需求要求:精神附庸风雅与怀旧,而身体上则需要物质设施的舒服。坦白讲,笔者对于这一点有些不以为然。颐和安缦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骨子里透出来的贵气,一种有别于安缦概念里单纯的“安宁”气质的华贵,而这正是代言北京这一座国人有着特殊情结的城市所必不可少的。 安缦的设计师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修缮了酒店范围内的老宅子,这些宅子说起来也并不是什么特别显赫的场所,真正的皇室之地毕竟还是在园子里。不过,这里过去也是大臣们等待慈禧太后召见时所用,包括一些偏殿,衣帽间,杂役房等等。在整体的设计风格上还原了皇家园林的中式风骨,粉墙黛瓦、青砖红门。酒店于2008年9月份开业,共有51套客房。体验的是“四合院”,那么院子自然是重中之重。以笔者个人的体验,如果单人出行,推荐的房型是“庭院客房”;而如果举家同游,那么同在一所院子里的上房所开辟出来的“豪华套房”则是考虑旅行性价比的首选。相比之下,哪怕是更高级别、室内空间更为宽敞的“庭院套房”,因为缺乏一个整体的院子,也会略显逊色。 
安缦作为顶级酒店的代表,在客房的内饰上所下的功夫可能相比其他的顶级品牌不见得格外突出,但是与户外空间的关联度却是少人能及。这一点同样体现在颐和安缦。尽管院子的格局并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四合院布置,大多数的院子里缺少了拱门、影壁等等四合院的典型特征,但是院落里栽种着四季花木,还有取之不尽的清风明月,却是万万少不得的元素。对于笔者而言,宁愿牺牲几平米的室内空间,也不能缺少零距离的庭院风情。 
酒店里最顶级的套房属于一座整体院落,包括了三栋独立的建筑。上房是卧室和客厅以及卫浴和私人SPA房,两侧的厢房则分别用作书房以及会议室,可以满足企业举办小型Offsite Meeting的需求。作为顶级的套房,院子里的搭配自然也更加的讲究一些。除了栽种不同的花木树种(海棠和玉兰),包括拱门、墙壁雕刻也更为考究。如果能像九号院那般在院子里盖个凉亭就更加完美了。









安曼图集欣赏
安缦人的待客之道 安缦的创始人爱德里安曾经说过,安缦经营的理念就像是邀请朋友到家中度假,重在分享。换一个角度来解读,显然满足客人的内心体验,相比较身体上舒适感,在安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当我们提及所谓的顶级酒店服务,无外乎如沐春风的微笑,细致入微的照料,预见客人的可能需求,这些衡量的标准在颐和安缦基本上都能得到满意的体验。抵达迎客厅礼宾奉上的一杯特饮,前台高效的入住流程,满是老北京风情的黄包行李车,这些仅仅是一个开始。基本上所有的安缦酒店都在一定程度上刻意的减少现代科技对生活的打扰,原始的门匙钥扣,尽管对于习惯了电子感应卡的商旅客人多少有些出入上的不便,但不失为一种回归本真的体验。 除了硬件上的独特设施所带来的既质朴又新奇的感受,服务上的以人为本才是待客之道的精髓。颐和安缦不露痕迹的融合了一些北京本地的人文特征,男性员工的着传统汉服白褂,如古时书童的模样,个个精神气十足;而前厅的女性员工则凸显娴静优雅的侍女气质,让人赏心悦目。当然,让笔者念念不忘的,还有京城人士出了名的爽朗善谈。一边是春日阳光下的园林美景,一边与“书童”“侍女”轻松愉悦的谈笑风生,让人好生受用。这一点在京城的其他顶级酒店并不能时时感受,这里多少也是沾了些环境上的便宜。诚然,皇家园林的派头到底不是现代钢筋深林所可以比拟的。平日里修建花木的园丁,大嫂客房的Housekeeping大姐皆是一口京腔,和善、亲切! 
说到安缦的服务,可能不得不提的是其引以为傲的1:5概念。换句话说,就是每一间客房,安缦平均配备了五位员工予以全方位的管家式服务。事实上,数字本身并不能代表什么,自然也无需去考究到底是否属实。服务的体验更多还是在于个体的感受,所谓众口难调,很难真的面面俱到。这一个1:5的概念,更多地是对于客人的一种承诺。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都有安缦人在standby… 下榻颐和安缦的一个规定动作,游园。连接七号院的“秘密通道”,原则上允许了客人选择“任何时候”游览颐和园,最大的好处便是在开园前闭园后避开游览人群。而等待客人的,确实最美的昆明湖日出日落。酒店为客人准备了私人管家,可以陪同游览,也可能仅仅是做些后勤的工作,准备背包、干粮、地图,在出发的时候送上一句Enjoy Your Tour!归来时,奉上一条热毛巾,擦洗尘土,焕然一新。 服务的内涵包括了太多的内容,而个体的感受,却常常在刹那间的激发。所谓的细节,莫过于此。一个瞬间,事半功倍。 宅一个三天两夜 套用一句流行语,颐和安缦属于“走过路过别错过”的一家度假酒店。京城商旅之余,在这里过一个周末,无论春夏秋冬,大概都会带来一次不错的体验。之所以用“宅”字,原因在于其非常完善的设施,完全可以三天两夜足不出户。除了前文所推荐的庭院客房以及豪华套房,这里还有一些小小的贴士,大概可以帮助读者安排一次美好的周末假期。 颐和安缦有一处颇为让人惊叹的地下空间,这里不仅仅有安缦的招牌SPA,精良的有氧健身设施,壁球馆,健身房设计了玻璃天花板的自然采光,25米标准短池,还包括了一间可容纳三十七人的高清影院。舒适的皮质沙发加上二十一平米的超大屏幕,泡完泳池,接着在这里看场电影,是午后不错的安排。 而如果说到旅行中不可或缺的吃吃喝喝,大院里配备了三家餐厅,包括中餐厅安缦馆,Grill 绿盎扒房,还有怀石料理供应日法菜式。Naoki Restaurant 的日式法餐非常的出色,尤其是晚间主厨推荐的三种套餐值得尝试。相较之下,原本是老佛爷衣帽间的绿盎扒房,或者杂役房改建的安缦馆,可以考虑来点儿新鲜的尝试。原本中餐厅安缦馆应该在餐饮上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不过,可能是因为客源结构的考虑,酒店在这方面没有很大的着墨,倒不如要上一大盘的京葱饺子,回到自个儿的院子里体验一回老北京的in-room dinning。 除了这些老宅子改建的客舍餐厅之外,颐和安缦新建的中庭三进式院落也有许多不容错过的节目。文化馆定期的书法和剪纸活动,不仅仅西方客人觉着神秘,对本地住客也有不小的吸引力。不妨路过一下,参与一下。依水而建的镜影轩The Reflection Pavilion自然也是小酌一杯的好去处。遗憾的是,这一趟的行程,没能碰上水亭里的京戏。权当是一点点的不完美,给下一次的旅行留一些念想。 大院里的这些设施和活动的安排依然应接不暇,清晨黄昏再租上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到园子里逛一圈,基本上一次完美的西城之旅就差不离了。
|